协会赋能科普月,精准服务惠民生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浏览次数:22次 发布人: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
2025年9月,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(以下简称“协会”)成功承办了由南京市建邺区科技局主办的“科普月科普系列活动”。在本次活动中,协会充分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,将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精准输送至建邺区各基层社区,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近距离体验科技魅力,有效提升科学素养。活动累计开展30余场,覆盖区内六个街道,惠及居民近700人次,切实体现了协会“推动科技教育普及、服务全民科学素养提升”的使命担当。
精准对接需求,推出“菜单式”科普服务模式。为契合各社区的差异化特点,协会突破传统“单向输送”模式,创新构建“菜单式”科普服务机制。通过精心策划与资源整合,协会准备了涵盖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学、创意编程、应急安全、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六十余项活动内容,形成一份内容详实、选择多样的“科普菜单”。各社区可根据居民年龄层次与兴趣偏好“自主点单”,实现“按需定制、精准投放”,显著增强了科普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
汇聚专业力量,构筑高水平科普师资队伍。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科普活动高质量实施的关键。协会积极整合多方资源,组建起一支多元复合的科普团队:高校博士团队保障科学内容的权威性与前沿性;行业专家带来产业一线的最新动态与实践案例;经验丰富的科普志愿者则以饱满的热情与专业的讲解,有效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。这一多层次、高水平的师资结构,为活动的专业性与吸引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创新活动形式,打造立体化科普体验场景。活动打破以往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形式,构建“讲座+实操+体验”三位一体的立体科普模式。既有专家深入浅出、层层剖析的知识讲座,也有鼓励动手参与、锻炼科学思维的互动实操环节,更在社区广场设置趣味体验区,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观看、可互动、可触摸的生动游戏。多元形式兼顾不同居民的学习偏好,使科普过程更加寓教于乐、深入人心。
覆盖全龄人群,实现科普成果普惠共享。活动始终秉持普惠性与包容性原则,成功实现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全龄段覆盖。现场既有古稀长者首次佩戴VR设备探访虚拟世界时的连连惊叹,也有幼儿园孩子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简单实验时的灿烂笑容。科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知识高塔,而成为连接不同年龄、共享时代发展的情感纽带,真正践行了“科普惠民,一个都不少”的服务理念。
彰显协会职能,打通科普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本次系列活动的顺利实施,是协会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、深度融入“全国科普月”体系的重要实践。通过承接政府科普项目,协会有效发挥资源整合与落地执行的双重优势,将优质科普资源从高校、研究院所直接输送至社区居民身边,切实打通科学传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提升建邺区公民科学素质、营造崇尚创新的区域文化氛围贡献了重要力量。统筹30余场“全国科普月”活动高效落地,也充分彰显了协会在科普服务领域的组织力与执行力。
展望未来,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将继续深化与政府、高校及社区的多方合作,不断拓展科普服务的深度与广度,为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注入更多科普动能,持续助力公民科学素养提升与社会进步。